在腹部超聲檢查中,肝臟內探及強回聲的情況很常見,究竟該診斷為肝內鈣化灶,還是肝內膽管結石,這一定是困擾很多初學者的問題,今天我們一起來鑒別一下這兩者之間的鑒別。
肝內膽管結石
肝內膽管結石,也稱為肝膽管結石,是指發生在左、右肝管匯合部以上膽管內的結石,成分多為膽色素結石,在我國的發病率比較高,呈區域性肝段分布,以肝左外葉和右后葉多見,到目前為止,肝內膽管結石的病因尚未得到全面的詮釋,其可能與膽道感染、梗阻、寄生蟲感染、遺傳與環境、代謝因素等有關。
?臨床病理
肝內膽管結石常多發,可單獨存在,也可與肝外膽管結石并存,其結石大小形態不一,可呈顆粒狀,也可為泥沙樣,當結石引起膽管梗阻時,其梗阻以上部位的膽管擴張,并可繼發膽管炎、膽汁淤滯、肝膿腫,嚴重者可引起肝實質纖維化、癌變等。
?臨床癥狀
臨床中,大多數肝內膽管結石常無癥狀,當急性發作時,患者可出現右上腹疼痛、寒戰高熱、黃疸等臨床癥狀。
?B超機超聲表現
①肝內見多個沿肝內膽管走行分布的強回聲團伴聲影,強回聲周圍還可出現無回聲,(或表現為與門靜脈伴行的肝內強回聲團,呈“串珠樣”排列,其后伴聲影),當為泥沙樣結石時,可表現為肝膽管內細小點狀強回聲或強回聲帶,其后有聲影,部分聲影也可不明顯。
②當未發生梗阻時,對應的肝內膽管可無擴張;當發生梗阻時,可見梗阻部位以上的遠端肝內膽管內徑增寬(>4mm),與伴行門靜脈呈“平行管”征。
③當肝內膽管結石合并炎癥感染時,膽管壁可增厚,肝實質回聲欠均質,若并發肝膿腫,膽管周邊可見大小不等的不均質區。
④當發現肝內膽管結石時,需向下探查肝外膽管內是否有結石。
肝內鈣化灶
肝內鈣化灶同樣是肝臟內常見的強回聲結構,其形成的原因可能為:
①先天性發育形成
②肝內慢性炎癥或創傷后形成 ③肝臟內腫瘤性病變的鈣化單純性的肝臟鈣化灶多為孤立性的,可為顆粒狀或斑片狀;若為腫瘤內的鈣化,則多位于腫瘤病灶內或周圍,可為斑片狀,也可位于腫瘤周邊,單發或多發。
?超聲表現 ①肝臟內的鈣化灶多表現為肝實質內的孤立性顆粒狀、斑片狀、短條狀或弧形強回聲,其后伴有聲影,部分強回聲后方可有“彗星尾”征。
②鈣化灶的強回聲周圍無無回聲環繞,膽管也無擴張。
③鈣化灶的強回聲不與門靜脈伴行。
腹部超聲總結與鑒別要點
通過上述對肝內膽管結石和肝內鈣化灶的分別描述,有沒有對兩者的聲像圖表現有了一定的了解,當然也應該也知道了兩者之間的相關鑒別點,我們總結如下:
①數目:肝內膽管結石常為多發,肝內鈣化灶多為孤立性存在。
②分布:肝內膽管結石沿肝內膽管分布,呈“串珠樣”,與門靜脈伴行;肝內鈣化灶隨機分布,不與門靜脈伴行。 ③周邊:肝內膽管結石周邊可有無回聲環繞;肝內鈣化灶無此征象。 ④肝內膽管擴張與否:肝內膽管結石是否會引起肝內膽管擴張,與結石是否引起梗阻有關,若梗阻則膽管擴張,無梗阻則不擴張;肝內鈣化灶則不會引起肝內膽管擴張。
當然了,如果對于肝臟內短條狀的強回聲,如果你實在無法分辨的話,也可以診斷為肝內強回聲:肝內膽管結石?鈣化灶?,當然這是實在無法鑒別的情況下采取的保守提示方法。
另外,肝內的強回聲除了上述兩種情況外,還需注意與肝內韌帶以及肝內膽管積氣的鑒別,通過多切面掃查觀察強回聲是否延伸、形態有無改變可以與肝內韌帶進行鑒別;而肝內膽管積氣多為無固定形態的強回聲,改變體位,積氣所形成的強回聲形態及位置均可改變。
本文由大為醫療B超機廠家為您整理發布,轉載請注明!腹部超聲鑒別:肝內膽管結石與肝內鈣化灶:http://psbwt.cn/news/hynews/308.html